脑桥

starstarstarstarstar
64567 条评价

作者: 医知苑
最后更新时间: 2023-10-27

作者: 医知苑
最后更新时间: 2023-10-27

脑桥是脑干最大的部分,位于延髓上方、中下方 它是一组神经,充当大脑小脑之间的连接 pons 是拉丁语中的桥)。

脑桥由胚胎后脑 (后脑的一部分,由菱脑发育而来)与小脑一起发育而来。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研究脑桥的解剖结构——它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供应和临床相关性。

图 1 – 脑干的三个主要部分。

解剖位置

脑桥是位于后颅窝前部的马蹄形神经纤维集合。

其解剖关系如下:

  • 后面——小脑,被第四脑室分开。
  • 下面——延髓。
  • 上面——中脑位于脑桥的正上方。

外部解剖学

前表面

脑桥的前表面或腹表面的特点是由桥小脑横纤维形成的凸起这些纤维缠绕在垂直方向的脑干周围。成人的尺寸约为 2.5 厘米。

基底沟界定前面中线,是基底动脉的所在地。

脑桥延髓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由脑桥下缘和延髓上缘之间的角度定义。

几条脑神经起源于脑桥的前侧表面:

  • 颅神经 V三叉神经– 起源于脑桥中部的外侧
  • 颅神经 VI: 外展神经– 起源于脑桥延髓交界处,靠近中线
  • 颅神经 VII: 面神经– 起源于桥小脑角,即桥脑延髓交界处更外侧的部分。
  • 颅神经 VIII: 前庭蜗神经– 起源于面神经的侧面。

图 2 – 脑桥的腹侧(前)表面。

后表面

脑桥与小脑密切相关,并通过小脑中脚与其相连。切除小脑将显露出下面的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底由脑桥背侧表面和延髓组成。这里有一些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 内侧隆起标志着底部的中线。
  • 是由环绕外展核的面神经纤维形成的隆起。
  • 第四脑室的髓纹一束从侧面横向穿过中线的神经纤维。它们标记了脑桥和延髓之间的后边界。

脑桥、延髓和小脑交界处形成的角度是另一个解剖学标志,称为小脑桥脑角在这里,小脑绒球、心室脉络丛和新生的 CN VII 和 VIII 围绕第四脑室的侧孔(Luschka 孔)

图 3 – 脑桥的背侧(后)表面。

内部解剖学

脑桥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腹侧脑桥和被盖。

脑桥腹侧包含脑桥核,负责协调运动。来自脑桥核的纤维穿过中线,在通往小脑的途中形成小脑中脚。

是脑桥中进化较古老的部分,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网状结构是一组遍布脑干的细胞核,负责觉醒和注意力。脑桥这一部分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偏瘫的失认症,患者意识不到自己的瘫痪。

其余的脑桥由穿过脑桥的束组成,包括:

  • 皮质脊髓下降束——负责身体的自主运动控制。
  • 皮质球下降束——负责面部、头部和颈部的自主运动控制。
  • 内侧丘系上升束——负责精细触觉、振动和本体感觉。
  • 脊髓丘脑上升束——负责疼痛和温度感觉

脑神经核

脑桥含有重要的脑神经核。

主要感觉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位于脑桥侧面纤维起源的水平。主感觉核从面部接收体感信息。还有另外两个神经核从三叉神经接收感觉信息:

  • 三叉神经脊髓核– 向髓质尾部延伸。
  • 中脑核——一直延伸到中脑。

展核控制外展神经,外展神经支配同侧外直肌。它位于脑桥尾部,位于其背表面的内侧。

在外展核的同一水平上,面核位于更靠前和更靠外侧的位置。它控制面部表情的肌肉。它的纤维采取不寻常的路线并围绕外展核循环,然后通过其腹外侧表面离开脑干。

耳蜗前庭核位于从下脑桥到上延髓的背外侧

脉管系统

脑桥的血液供应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分支形成:

  • 大部分脑桥由脑桥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供血。
  • 其较小部分的血液供应来自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AICA 和 SCA)。

脑桥的静脉循环由桥脑中脑前静脉组成,该静脉向上流入基底静脉,而基底静脉又流入脑静脉在下方,脑桥流入岩下窦,岩下窦流入颈内静脉。

临床相关性 -小脑桥脑角综合征

脑桥脑角在临床上很重要,因为它通常是颅内生长的地方,可能导致附近结构受损。症状始于该区域的脑神经轻度受损(CN VIII)。

前庭神经鞘瘤(也称为听神经瘤,尽管这个术语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而不是神经元,通常位于神经的前庭部分)是该地区最常见的肿瘤。与大多数原发性颅内肿瘤类似,它们是良性的,大多数并发症是由附近结构受压引起的。

它们生长缓慢,通常与缓慢进展的同侧听力损失有关。尽管前庭神经鞘瘤约占 80% 的病例,但其他原因可能包括不同的肿瘤(例如脑膜瘤)和血管异常。

最常见的症状是:

  • 同侧听力损失和耳鸣– 由于 CN VIII 耳蜗部分受压
  • 平衡失调,以及更罕见的眩晕——由于 CN VIII 前庭部分受压
  • 眼球震颤– 由于小脑小叶受压

未经治疗的大肿瘤将导致其他结构受压,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 面瘫– 由于 CN VII 受压
  • 角膜反射减弱——由于 CN V 和 CN VII 均受累
  • 三叉神经麻痹– 由于 CN V 受压
  • 同侧小脑体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切除可以保证非常好的结果,但并发症的风险随着肿瘤大小的增加而增加。